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 室外楼梯代替防烟楼梯:可行性、利弊与实施建议
- 前室的可开启外窗面积指的是窗的面积还是开启后的有效面积?
- 地面疏散诱导灯的选材
- 捋顺疏散走道和疏散通道,拿下疏散走道最小净宽度要求
- 稳压罐压力调节的必要性与合适压力值的探讨
- 钢结构室外敞开连廊是否需要喷涂防火涂料的探讨
- 消防3C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 什么是消防水炮的射流半径、监控半径、最大保护半径
- 储油罐冷却系统的选择问题
- 自然排烟系统中排烟窗(口)风速限制的重要性与设计原则
联系我们
厂家:智淼消防检测设备厂家
手机:18910580194,15262554119
电话:4006-598-119
邮箱:18751140119@163.com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黄河路275号城市之星119室
消防新闻
室外楼梯代替防烟楼梯:可行性、利弊与实施建议
- 作者:消防检测设备
- 发布时间:2025-09-10 16:45:44
- 来源:http://www.zmxf119.com/
- 点击:1
在城市建筑设计与消防管理实践中,楼梯作为建筑疏散的核心垂直通道,其设置与形式直接关系到人员疏散安全与消防救援效率。传统上,多层及高层公共建筑普遍采用室内防烟楼梯(亦称封闭式防烟楼梯间),以减少火灾时烟气扩散、保护疏散通道安全。然而,随着建筑类型多样化、场地约束与成本控制的现实需求,部分项目提出以室外楼梯替代防烟楼梯的设想或实际做法。本文旨在从安全性、法规合规性、施工与维护、经济性、适用场景与风险控制等多维度分析“室外楼梯代替防烟楼梯”的可行性,指出其利弊与实施时的关键注意事项,并为设计与管理提供建议。
基本概念与比较
防烟楼梯(封闭式楼梯间):通常指建筑内部采用耐火分隔并具备良好防烟、防火、排烟与自救救援条件的垂直疏散空间。其特点包括封闭的楼梯间门、独立的通风与排烟系统、与公共空间的防火门隔断等。
室外楼梯:设置于建筑外立面或外部空间的敞开或半敞开楼梯,直接通向室外安全区域。它可以是完全敞开的金属或混凝土结构,也可以带有部分遮挡但与室内空间不连通。
两者在物理形式、与主体建筑的连接方式、对烟气与火势蔓延的影响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可行性分析
一、安全性比较
烟气影响:防烟楼梯通过封闭、机械或自然排烟系统,能够在火灾初期阻挡或控制烟气进入疏散通道;而室外楼梯若为敞开结构,理论上不会积聚室内烟气,人员易于直接撤离到室外,从而降低室内烟气对疏散的影响。但需注意的是,火灾现场若位于外立面或阳台/窗户发生火源,室外楼梯可能暴露于火焰和热辐射中,导致安全风险。
热辐射与火焰侵袭:室外楼梯直接暴露于外界,一旦外墙或窗户火情蔓延,楼梯可能受热、变形或燃烧(若为可燃材料)。封闭式防烟楼梯受建筑主体保护,但在极端火势下亦可能受损。
疏散效率:室外楼梯通常直通外部避难处,疏散路线简单明了,有利于快速撤离;防烟楼梯需通过楼梯间、前室等设置,若设计合理也可实现高效疏散,但相对更依赖建筑内的消防设施(如防火门、排烟系统)与管理维护。
消防救援:防烟楼梯为救援人员进入提供了相对洁净的通道,便于上行搜救;室外楼梯若位置偏隅或结构不利,可能限制救援设备的使用或救援路径。
二、法规与标准合规性
多数国家与地区的建筑防火规范对楼梯类型与设置有明确要求,通常根据建筑高度、使用功能与人员密度等因素规定是否必须设置封闭防烟楼梯。例如,高层住宅、办公楼、宾馆等对防烟楼梯有强制性要求。将室外楼梯替代防烟楼梯在法律合规上需论证并获得消防主管部门的许可,否则可能面临验收不合格或安全责任隐患。
三、气候与环境因素
在寒冷、雨雪、强风等气候条件下,室外楼梯对疏散者的舒适性与安全性构成挑战:湿滑、结冰或被风吹袭影响疏散速度与稳定性;同时,冬季低温环境可能影响老弱病残人员的撤离能力。
在高温或强烈日晒环境,室外楼梯缺乏遮蔽也可能带来中暑或热应激风险,尤其在人员密集撤离时更需注意。
四、材料与结构耐火性
室外楼梯的材料选择至关重要。金属楼梯(例如钢结构)若未经防护,在火灾中可能因高温软化、失稳而失去承载能力;混凝土结构在耐火性能上更优,但施工成本与构造复杂度较高。因此,若采用室外楼梯替代,必须选用具有足够耐火极限与热稳定性的材料,并对连接处、支撑构件进行抗火性能设计。
五、维护与管理
防烟楼梯依赖门窗、排烟系统与防火分隔的正常运行,需定期检测与维护;室外楼梯在暴露环境中可能面临锈蚀、破损、结冰或积水堵塞等问题,维护管理同样重要,且可能更频繁或需采取防腐、防滑等工程措施。
适用场景与限制条件
基于上述分析,室外楼梯作为替代方案可能在以下情形具有较高可行性:
建筑层数相对较低(如多层但非高层),且疏散距离短、人员密度适中;
所在地区气候温和,极端天气较少,且有完善的外部避难空间;
楼梯设置位置远离可能的外墙火源(如燃气设施或易燃装修处),并与楼层窗户或阳台有良好隔离;
设计中采用高耐火、抗高温材料,并对防火分区、外墙防火性能进行配套提升;
得到主管消防部门的技术审查认可,并在建筑设计与消防验收阶段满足当地规范的特殊审批或例外条款。
不适合的场景包括但不限于: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公共建筑(如剧院、商场、学校主疏散通道)、极端气候地区、外墙易燃或火源风险高的场所。
风险控制与技术措施
若在特定条件下决定以室外楼梯替代防烟楼梯,应采取系统性的风险控制与补偿性设计措施:
结构与材料
采用混凝土或经高性能防火处理的钢结构,并设计足够的耐火极限(例如满足相应规范对楼梯耐火时长的要求)。
对连接点、支撑梁与踏步采用防火包裹或耐火涂料,提高局部抗高温性能。
空间布局与防火分隔
保证室外楼梯与室内居住/使用空间之间有可靠的防火门与密闭隔断,避免火灾时烟气从室内直接进入楼梯与外部转移路径。
设计外墙防火带或防火分区,减少外墙火势向楼梯的蔓延可能。
遮挡与防护
在保证通风的前提下,为室外楼梯设置合理的遮挡与热辐射防护,如采用不燃或难燃的遮阳棚、挡火板,避免楼梯直接暴露于大火或燃烧物落下。
设置防滑踏步、排水设施、采光与夜间照明,确保恶劣天气时的通行安全。
排烟与引导系统
尽管为室外楼梯,但在与室内联通处设计前室或风淋间,避免室内烟气直接侵入,同时在必要位置设置局部排烟装置以引导烟气远离疏散路线。
利用建筑整体的排烟策略,使室外楼梯周边空气流动有利于烟气散逸而非聚集。
消防设施与救援通道
保证救援设备(如云梯、消防轿梯等)在楼梯位置的可达性;在楼梯附近预留充足救援操作空间。
配置足够的灭火器、消防栓系统,确保消防员进入与控制火势的能力。
管理与应急预案
制定针对室外楼梯疏散的应急方案,定期开展人员疏散演练,尤其关注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撤离安排。
建立维护记录与定期检测制度,确保楼梯防腐、防滑、照明等功能持续可靠。
经济性与可持续性考量
室外楼梯在初期建设成本上可能较为经济(尤其采用简单金属结构时),同时可减少建筑内楼梯间占用的室内面积,提高室内净使用面积。然而,应全面考虑长期维护成本(防腐、涂覆、更换磨损部件)、极端天气下的修复费用以及在火灾风险情景下可能引发的赔偿与安全责任成本。综合成本-效益分析应纳入风险溢价(risk premium)与合规性成本。
此外,室外楼梯若能与绿色建筑设计结合(例如利用自然通风、降低室内机械排烟负荷、简化室内消防设备配置),可在可持续性方面带来潜在优势,但必须在安全前提下衡量。
实际案例与监管趋势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低层住宅或工业厂房常见室外疏散楼梯或外部安全梯作为主要或次要疏散方式,但在高层建筑及人员密集场所,封闭防烟楼梯仍为主流。监管层面近年来趋向于基于性能的防火设计(performance-based design),允许在满足一定防火性能和经计算验证的前提下对传统规定做出合理化调整。因此,通过性能化设计与消防部门协商,可为室外楼梯替代提供更具有弹性的合规路径,但这一过程要求专业的火灾动态模拟、疏散仿真与详尽的风险评估报告。
结论与建议
结论要点如下:
室外楼梯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可以作为替代防烟楼梯的可行选项,尤其适用于低层建筑、气候温和地区并经过充分防火措施与主管部门审批的项目。
直接普遍替代防烟楼梯在高层、人员密集或火险高风险场所不可取,且必须遵守当地建筑防火法规与消防验收要求。
若采用室外楼梯替代,必须采取综合的补偿性设计措施,包括采用耐火材料、设置防火分隔、进行热辐射防护、确保救援可达性并建立严格的维护与应急管理制度。
法规合规性与性能化设计验证(包括火灾模拟与疏散仿真)是实施前不可或缺的步骤,应与消防主管部门密切沟通,取得技术认可与验收许可。
具体建议(面向设计单位、业主与监管部门):
设计单位:在可行性阶段开展系统性的火灾与疏散模拟,提交基于性能的设计报告;明确材料耐火时限与构造详图,设计必要的防护与隔离措施。
业主/开发商:在平衡成本与安全的前提下,不应以节省初期成本为首要驱动;优先选择在法规允许范围内、并获得消防认可的方案。
主管部门与验收机构:在审查此类替代方案时,采用基于证据的评估方法,要求提交充分的风险评估与疏散仿真数据;在特殊情况下提供审查指引或豁免条件,但需保证公众安全底线。
总之,室外楼梯替代防烟楼梯并非一刀切的答案,而是一个需要严谨工程论证、法规合规与风险管理并重的系统性决策。通过科学的设计、合理的材料选择、完善的维护与严格的监管,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实现安全、经济与功能上的平衡。但在任何情况下,人的生命安全都应被置于首位,替代方案必须经得起技术与法规的检验。
标签:
- 上一篇:地面疏散诱导灯的选材
- 下一篇:没有了!